最近有消息稱,北京要求國企將年終獎提前發(fā),因為北京市今年定的目標是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為7%,可是現在初步核算后只有百分之六點多,于是有關部門就想出一招,就是把年終獎提前發(fā),能拉多少算多少。(11月27日《濟南日報》)
權力的荒誕邏輯,總能夠制造出人意料的效果。掩耳盜鈴的愚昧把戲,總是在政績的沖動中堂而皇之地上演。在權力的欺騙和自欺中,造成的是社會的斷裂和民生的懸置。北京市這種為完成政績指標而寅吃卯糧的做法,蹩腳的數據造假的背后,羅織的正是一個巨大的政績謊言。
提前發(fā)年終獎,市民的收入水平“被提高”,目的只為政績數據能夠達標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7%的目標,是當地政府對民眾的鄭重承諾,無法兌現承諾,就應該檢討反思并為之承擔責任。但是,對政績的瘋狂迷戀,已經讓當地政府失去了理智,不惜以制造謊言的方式來達成政績考核數據的實現。收入增幅指標變成空頭支票,已經傷害了政府公信;而制造謊言來騙取政績,則是一錯再錯。
一個謊言被識破,于是制造更多更大的謊言來圓謊,某些權力的行事方式已經陷入了可怕的邏輯怪圈。透支未來并沒有發(fā)生的政績,無疑是在制造政績上的“鵝城”。今年提前發(fā)年終獎,拉高了市民收入增幅數據,明年呢,恐怕只好透支后年的政績數據了;這一任透支了下一任的政績數據,下一任繼續(xù)撒謊透支后來者的政績……長此以往,就像一個無底的漩渦,制造了民眾的“偽幸?!保鴻嗔乓惨驗檫@些無恥的謊言,在民眾的失落中消失殆盡。
撒謊,似乎已經成為某些狂熱于政績的權力的某種慣性。GDP等數據在政績迷途上的狂飆,已經將民生幸福碾壓得支離破碎,政績的旺盛與民生的慘淡之間的反差,已經成為影響民生質量和和諧安定的突出矛盾。政績數據上,民眾的生活是體面的、有質量的,可是現實中呢?權力甚至把想象的幸福都寫進了數據中,欺上瞞下只為滿足自己的政績和利益。如此,置國家公信于何處,置民生幸福于何處?
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數據通過提前發(fā)年終獎的方式揠苗助長,勢必導致民生根基的腐爛。一個虛胖和浮腫的社會,難以讓人找到真實感和歸屬感??恐e話假象堆砌起來的政績堡壘,不但無法化為民眾真實的幸福感受,甚至還將蒙蔽社會發(fā)展的前途。政績謊言,自欺并且欺民,遺患無窮。
脫離了民眾真實感受和社會客觀變化的政績考核方式,正是政績謊言恣意生長的土壤。而要鏟除這片土壤,應該將考核理念由“用數據說話”變成“用事實說話”,決定官員前程的方式應該由官意委派為民意選擇。只有讓撒謊付出代價,數據里體現的才能是一個真實的社會,一個真實的中國。否則,社會發(fā)展勢必深陷迷霧,民生感受難免走入迷茫。
民智日漸開化,如果權力制造政績謊言在反智主義的道路上繼續(xù)狂飆,政績撒謊透支的不僅僅是政績,更是在透支政府公信,透支未來。北京市政府要求國企提前發(fā)年終獎,以拉高政績數據,實在是短視愚昧之舉。
